华夏家族传承联盟
13482085044
微信咨询热线
搜索
新闻详情

蒋氏家训,蒋氏家谱,蒋氏文化,蒋氏传承,蒋氏教育

作者:华夏家训 
文章附图

一、蒋氏家族祖训“十守”“十戒”“十箴"


十守

孝敬父母,晨昏定省。


尊敬长上,温良恭敬。


和睦弟兄,骨肉必亲。


教训子女,非礼勿行。


团结乡里,有仁有义。


勤劳生产,衣食丰盛。


苦读诗书,化浴起群。


国果兵役,尽忠报国。


存心忠厚,真正公平。


十戒


学吸洋烟,倾家破产。


奸淫妇女,妻女填还。


偷扒盗窃,死刑禁监。


赌博酗酒,妻离子散。


造谣破坏,定惹祸端。


擅自拆祠,灾祸难免。


逞凶耍霸,人亡家败。


骗人钱财,变畜偿还。


游手好闲,必受困难。


奸心巧计,终无发年。


十箴


敬亲敬长,和睦族亲。


富者不可欺凌贫弱,贫弱者不卑屈于人。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父母慈,子女孝,兄友弟恭,端正门风。


为耕者,致于积蓄,读者致于成名,军者尽忠报国,工者技术精明,为商者致于积财。


禁奢侈,戒摇荡,一切非礼之事,绝念不为。


尽赌博,务正事,谨慎为人。


学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知识。


树立文明礼貌,勿忘记礼、仪、廉、耻。


勤俭持家,努力奋斗,争当先进,建设美好家庭。

二、蒋氏家训十二则


州县有官,官必有法。宗族有长,长必有规。然则家规之不可越,亦尤国法之不可犯也。故欲正家道,莫如立家规。欲立家规,必先立家庙,是家庙者,家规所由出也。吾族既建有宗支两祠,而家规不可不设乎。然其道安在,是莫如择族中老成正直者,公立族长,设置家法。凡族中有偭规错矩不守法律者,不得任意鸣官,必先经族理处,其理屈词穷者,重则按法以惩之,轻则凭公以罚之。如有不听约束者,然后族长秉公鸣上,以究治之。如此,我族人庶知理法之难犯,而讼狱亦可渐息矣。爰立其规如左(注:因该谱书是竖排版),计十二条。


孝父母

朝廷以孝治天下,故其最重者,首在于孝。而其严惩者,即在不孝。夫孝之道不一,要在随分。自尽彼显亲扬名,尊亲弗辱,故为大孝。而乡野小民,求其顺亲无违、养亲无缺者,往往难之。然则为人子者,诚能于父母之教令不敢违犯,于父母之供养不致缺乏,亦可为孝矣。苟平日不从父母之教,不顾父母之养,即属不孝,不孝者必惩。律有明文,岂特忤逆不顺,始为不孝之大哉。凡我族众有犯此者,即将纠集祠中无间少长,严加惩究。


敬兄长

夫孩提知爱,少长知敬,达之天下,莫不皆然是。则友其兄,随行后长,固不学而知、不虑而能者也。岂为人弟者,顾可不循此理乎。且由兄长而推之,则族兄亦兄也、伯叔亦长也,凡子弟见此尊长,不特肆筵设席之际,当必恭敬。即相遭于道路,亦必以礼让为先。庶不失诗礼旧家风规。每见今之子弟,或疾行先长,或出言不逊,甚而骨肉参商,豆觞犯齿,种种不法,大干律纪。嗣后吾族子弟,有犯此者,关集祠中,先究其犯上之由,然后判其曲直,以定其责罚之轻重。


敦友爱

孝弟固为弟子之事,而为父兄者,亦当慈爱子弟,使人乐有贤父兄。今有为伯叔兄长者,恃其分尊,平日既不能教子姪,一旦或畜私忿,或争田产,或图财利,动则以长凌幼,挟之以不得不从之势,岂不思父兄伯叔之分虽尊,其上不更有祖宗乎?诸如此类,亦必集之祠中,上临以祖宗之灵,下质以公平之理,如有不顺,虽尊必罚。


重农桑

自古以农桑为重。农桑者,衣食之源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眼见饥寒逼迫,为娼为盗者有之。是为无廉耻之事,皆由不事农桑之故。我族来川,贸易者少,惟男勤畊作,女苦纺绩,并无游手好闲之人,故将近二百余年,各处祖业皆未卖与外人,间有一二懒惰者,立见倾覆,不可不警戒于先也。自后族中子弟,质性平庸,读书无成者,即命力农或学艺术,习其动劳以救贫乏,切不可游荡败家,致为下贱之事,贻玷家门。


崇节俭

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天子必量入为出,不敢妄用,惧匮乏也。平人富有富计,贫有贫计,虽勿太悭吝,但不节必侈,不俭必奢,奢侈一开,嫁娶欲挣门面,衣服要求鲜华,饮食专务丰美,丧葬不循理法,嘗先人因节俭而兴,子孙由奢侈而败者,十居八九。此圣谕谆谆致训,为天地留有用之财,为祖宗守不尽之业,为子孙遗无穷之福。而朱子家训亦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诚保家要言也。愿我族人时时记之,勿务一时奢华,贻百年长恨,致后人衣食不济,悔之无及。


恤孤寡

族有孤寡零丁,固人所望而憐、闻而哀者也。人虽无良,未有忍欺其孤寡而有吞占之谋者无。如顾利忘义之徒,往往忍心害理,或逼嫁孀妇,或吞食孤儿。若不大正家规,何由安此独。自后,毋论顽劣豪强一繩以欺孤凌寡之法,庶几公道不泯。至为孤寡者,亦不可放纵自恣,或平地生波,或借端撒泼,不认尊长。族中有如此辈,不必避欺凌之嫌,会同族众处罚。斯亦全孤寡之忍心也。


杜侵占

人情所最难平者,贵贱贫富之间,恒有相欺相凌之事。世有以富恤贫,以贵下贱,而人称之者矣,未有欺其贫而不怨、凌其贱而不怒者。此即加之外人,尤为不堪,况同族一本之内乎。所当持盈戒满,慎毋恣睢放纵。倘若持其富贵,而有谋夺侵占之举,纠集各房长公呈首之于官,申锄强扶弱之义。


严武断

凡绅士秀才,例不许出入衙门包揽词讼、武断乡曲,益以即受。朝廷顶带,即宜砥砺廉隅,不干外事,方不愧衣冠中人。语云,富贵不压乡党,岂稍得寸进,遂可以势凌人乎。每见乡野微有功名,挟其势要,作威作福,恐吓愚民,阳託息事宁人之旨,阴为射利图财之私,以彼寡廉鲜耻,不特法纲所不容,亦名教所不贷也。吾族素以忠厚传家,应不至有此等。如有之,毋纵毋狥。


正风化

诸恶莫甚于奸淫,奸淫之罪,律已明著。而独至事关伦理者,尤为人中禽兽,诚不容稍狥情面,使其败风乱俗,丑我家声。如或一有所犯,即亦首之公庭,明正典刑。


禁非为

犯法莫甚于为窃。人未必有生而愿为窃者,不过饥寒所迫耳。然一时之饥寒易忍,而三尺法纲难犯,况其有力可耕、有身可傭乎。今后如有犯此,纠集户族,及时擒获,初犯则惩以家法,不悛则鸣公究治。


惩凶暴

凡人恃强恃力,纵横行凶者,此恶道也。其在律法,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夫行凶必至伤人,迨伤人而重者刑、轻者罚。刑法切身,即悔之晚矣。然究其行凶之徒,大抵乘酒起衅,遂至于杀身忘家而不顾,何不于醉后清醒之,会自思自返,岂可恁情放纵以取祸乎。自今有犯酗酒之规者,必经投族长,重责罚银,以供祭需。其或以长凌幼,以少犯长,加倍责罚,方知惩创。


戒赌博

耕读二字,乃生民之本业。然亦有不能耕、不能读者,则当安分守己,别营生理,以为一身之计,奈何不务正业,而以赌博为事乎。况赌博一事,最为朝廷所严禁。考律所载,凡赌博财物者杖一百、徒三年;开张赌博坊者,枷号三个月、流徒。即此而观,可见赌博不但足以倾家破产,实亏体辱亲,有玷家声之事。凡我族众,有聚众赌博者,必集祠中,惩以家法,尤当究窝赌之家。如係族姓,一同重究,不容稍贷。倘若逞凶违抗,公同送官严治。

三、蒋氏家训十六则


培植祖冢

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木必固其根本,而后千枝万叶生长不息,水必浚其泉源,而后千流万派,时出不竭。人必培其祖冢而后子子孙孙绵绵不已,人死归土终化为神,而祖孙一脉祸福利害随之占,人入墓不登陇厝,为官室不斩丘木,昭其慎也,几我合族,祖有运近培之则一,春秋祭扫必身亲之。若使冢生荊棘,穴藏孤鼠而欲子孙之昌炽,犹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望流长也,其可得乎。


孝顺父母

父母之德配,天同地人之子职,承欢养志,人子之发胃,父母所自来,父母之心志宝宜人,子所曲体彼不知体心志者,盍即父母,爱子之心而一思之,夫自离胎而后,啼则防饥号则防寒,疾痛疗痒,心诚求之无所不至,为人子者,即不克,事天察地而昏定晨省,服劳奉养,力所能为,试思慈乌反哺禽尚报本。羔羊跪乳兽亦知恩。戒尔子孙亦亦惟曲体情其尽已职而顺悦其亲,焉其可忘也。


友爱兄弟

兄弟如手足,分形而连今,手足不仁则心必不安,兄弟不仁而心独安乎?迈日人情,或以妻子之言而间离骨肉,或以财利之故而残伤天伦,漠不相关视若秦越一室操戈如仇敌者,往往有之,独不思兄弟之形何以孝父母,不念兄弟之情何以顺父母,父之心古人忧喜,与同灼艾分痛,此至情也。况患难相顾,死裘相恤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语有云宜话天伦之乐,无失壎篪之和,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天性之言也,尚其鉴之哉。


尊敬长上

家之长上诸父诸兄伦纪所昭不最犯也,外之长上年高分尊齿德所昭不最慢也。付曰:长幼有序,书曰:立敬惟长,礼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又曰: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故少之事,长行必让路坐必让席食必让味,长者赐拜,而受长者问起而对长命超而奉凡。此敬长之义根於亲之仁也。况朝廷有散老之今乡党有库齿之文,若稍有欺尊犯上,是蔑伦也无礼也失敦义也,罪莫大焉,乌乎可乎


好合妻子

妻者身之配,子者之嗣,皆侍养於我者也,古人之於妻虽御之有法教之有方,断未有轻以贱之者也。语有云:夫妇和而家道成,父子和而家不贫。又曰:家贪思贤妻身老寻子助,虽属浅语实格言也。若礼和於妻则薄天合之,思不慈於子则割天之爱,以致夫妻反目父子相夷,家之不祥,莫大於是也。


分别男女

家规之正必始于男女,家规之乱亦始于男女,故易曰:家人高高家子福也,妇子嘻嘻家之索也。古礼曰:男女授受不亲,居家也男不入内女不外出,其在路也男子由左女子由右,其分职也男不言内女不言外。所以别嫌明微重人伦之始也。男女有别而家规正,家规正而礼义明,若内外混杂越规犯矩其在礼曰: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可不助哉。


教训子侄

父兄之教不先子弟子率,不谨古人教之道,必以义方弗纳于邪,试观世之古侈减义,强傲不法者莫不贱而恶之,因以归其遇,于父兄有谨言慎行,循规蹈矩者,莫不敬而爱之,因以归其美于父兄,古曰:为善,则贻父母令名,为不善则贻父母羞辱,若仅知姑息之爱,因以长其傲慢,虽峨峨而跻成人之列,亦蚩蚩而若异类之行,嗟乎,此为止子侄之过哉,抑亦父兄之失教也。


和睦家族

一族之子一祖之孙,和睦则福,自生乘戾则祸必起,故曰:家不和邻里欺,昔范文正公,捐设义田,以养济群族及其终也,惟以施贫话族之,法遗其子亲亲之,亮蔼如也,近日家族憎嫌忌刻强分,彼此甚有厚於亲戚,而薄于宗族者,不知亲戚之义三世而穷,宗族之义百世不改,虽有他人,岂如我同姓哉。亿我合族吉凶与共,有无相济,强无凌弱,富无欺贫,敦本睦族,式好无尤,则世世义门矣。


戒法骄奢

我重人,人方重我,所自重也,我骄人,人更骄我,正以自轻也。况我有可慢,而人慢之,其失在我,人无可慢,而人慢之,其失亦在我,曾见世间,浮薄之子,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嫉人之善扬人之恶尊已卑人凌世傲物,则家族亲戚以及邻里乡党,凡有道之士莫不恶之。欲其谦以进德也,难矣,至於日用馀食澹泊可以昀志,衣服取其适体,宫室所以安身,皆无庸丰美也。古人云:贵自勤中得,富从俭裹来,戒尔子孙,惟思去奢而法,戒骄而让.焉。


禁止游惰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游惰者饥寒之阶也,夫人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谣,谣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游手好闲无不废时失食者,戒尔子侄,农工商贾,各有常业,赌博戏玩莫与闻焉,男事于外女事于內,成于勤苦得之艰辛,父母妻子有其养,冠婚裘祭有其资,俯仰咸足乐何如之。


解息争讼

人情明於责,人暗於责已,矜志,角力,恃强,使气,或以口角微事而出入公庭,或田土细故而连年据结,甚亏体辱亲,倾家败产,皆较唆者流,包藏祸心暗为鬼域,假人报怨害人利已,真天下之罪人也。戒尔子孙,我有过我改圆之,则人不讼我,人有过我情恕之,何必讼人,即有不平之鸣,出如万不得以诚能解争息忿,一见君子之美意。慎无簸弄是非,成人之恶以积怨于子孙也。


勉读诗书

诗书之业,所以致同,得志则扬名显亲,不负勤学之苦。不得志则检身寡过,亦不失固守之贞,古曰:师道立,则善人多,子孙之贤,未有不从诗书中得来者也,后生小子,勉力诗书,莫以贫而自诿,莫以愚而自弃,试观流水亦乐箪瓢不改,古圣贤自是能咬菜羹者也,竞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果能百倍其功,至于学养兼优,则人可胜天焉,有不青云得路,雁塔题名者乎。


义待戚友

亲戚有相顾之情,朋友有通财之义,毋怪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富贵则亲之,贫贱则疏之,安乐则友之,患难则弃之,宁知戚友之道,列於伦中,以义而成,吾闻,仁人不以盛衰改节,义士不以利害易心,凡尔子孙,各有亲友,无乍合离,而乍无厌旧,而喜新往来交际,不必过浓,当思善贻而善终,礼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曰:亲者无失其为亲,无失其为故,有明征焉。


结交邻里

居必有邻里,仁为美,凡同乡共井者,吉则相贺,凶则相吊,有难必救,有患必恤,此睦邻之道也。我以忠厚待邻里,皆可为忠厚,我以刻薄待邻里,皆可为刻薄,故邻里有相周之义,不可有相远之心,况居则为邻,出则为伍,桑麻牧畜连其界,水泉灌溉分其利,若计较是非,则争斗易起,谚云:远亲不如近邻,不洵然乎。


节制嗜酒

酒以合欢,贵乎节制,苟饮过量,未有不乱德失仪者,盛德之士,不为酒困沉沔之徒,好饮贪杯既醉之后,仪容颠倒,行止败其度,心志迷乱,言语失其正,或得罪於亲戚,凶咎於族里,或废时而失业,或斗狠而覆家,古人训曰,戒尔勿嗜酒狂,药非美味能移谨,厚性仕为凶险类,古今倾败者,历历皆纪。


早完国稞

国之有稞,政府需用在其中,百官廪禄在其中,本县支给在其中,即有爱民之不能免什一之。供况尺地莫非国土,有田则必有粮,为下自当贡上。无欠斯可无累,若依稀藐法,拖欠自便,以致追乎急迫,鸡犬不宁,徒以自累耳。鄙语云:要得宽,先了官国稞,虽无馀钱,自有馀乐也。

四、蒋氏家训十八则


    敬天地

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终身戴天而不知其高;履地而不知其厚。履载之恩,何能酬报。古帝王郊祭天,社祭地,岂敢责之凡民顾不敢祭者,各安其分而不敢不敬者,各尽其心。惟是勿指日月,勿唾流星,勿以晴雨过久而生怨怼,勿以风雷失常而形慢易。曰时曰旦之中,常若有毋敢戏渝,毋敢驰驱者,正不徒每日晨昏一炷香已也。至于天高地下,所称聪明正直之神,亦须虔诚礼拜。是又本敬天地之心,所推而及之者也。


   爱国家

   尺地莫非国土,一民莫非国民。我中华民国纪元二十六年,罚弗及嗣,尝延于世。即如税敛一事,有较诸夏之助、商之贡、周之徹、而更见其薄者,厚泽深仁,沦肌浃髓。愿吾族士者,学优而仕,尝思为国效劳。即农工商业,亦须循名分乐输将,毋犯国律。庻可为盛世良民也。


    孝父母

   父母恩同天地。不有父母,身从何来。幼则三年怀抱,长则课耕读,授室家,爱之无所不至。岂人子而故可漠然于父母乎!如是则安可以不孝?顾孝本可多端,兹举人子所当为所能为者,如下首宜养体,次宜养志。饮食人之大欲。高年之人所需尤甚,因筋力就衰,非肥甘不足以适口。而人往往不能致者,或因兄弟各炊,彼此推诿;或因家计稍促、矫语艰难。独不思父母当初,不以子多,不以家贫而失慈爱。尤宜思独有何推诿乎?今而后,贫则菽水可以承欢;富即鼎烹不为过。此孝之以养而见者也。


   养志,如士当思扬名以显亲;即农工商贾,亦当为父母争气,务使人之敬己者,并敬己之父母。重己者亦重己之父母,此孝之以尊而见者也。人子读书明理,幸遇父母贤智,左右就养。固自无方设性情执拗,行事偶乖。为子者当下气怡声,委曲以谏,即挞之流血而不敢怨。又一家之中,有能奉养尽道,父母必钟爱焉。不可以父母所爱之子,视同仇敌。大拂乎父母之心,推而言之。凡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出必告,返必面。奉命承教,总期父母之心怡然快然而后已,此孝之以顺而见者也。人之父母半就襄颓矣,而已之父母康强;人之父母不偕齐眉矣,而已之父母具庆。人子处此幸也何如,若是则孝因喜生。人子强壮之年,岂父母而犹是强壮之日。未几而毛发为之脱落矣、未几而齿牙为之动摇矣。


语曰:“风前烛,瓦上霜,诚危之也”,若是则孝以惧迫至。若远遊人万不得已之事,亦必有方,使父母心无挂虑。凡此皆人所当为所能为之事。且尤必励志修业,谨身慎行,慰亲之望、安亲之心。斯为孝子。至扬名显亲,尤人子所当自勉矣。愿吾族为子者,永切望云之念;常存爱日之心。庶不至读蓼莪而陨涕,抚而兴怀也已。


      和兄弟

   兄弟云者,以同父同母而言之也。同禀父母之气,同分父母之形。难乌乎急,曰兄弟也;侮乌乎御,曰兄弟也。语云,“如手如足”。言其痛痒相关。今人往往异视焉者,或听枕席之阴风;或信宵小之谗间;或因父母所遗财产,彼此争多论少。同居时己不免参商,各爨后遂视如秦越。甚至阋墙衅起,凌暴侵吞。从不念及兄弟,宁不顾于父母乎?此古之人灼艾分痛,大被同眠。今而后兄必爱弟,弟必敬兄。行坐必恭,语言必顺。纵有微嫌小怨,亦当含忍包容手足関情。共效蒸梨之让,毋操同室之戈。则亲爱之情于是乎尽;天伦之谊于是乎敦矣。愿族人其三思之。


    别夫妇

   夫者扶也,扶人道也;妇者伏也,伏于人也。夫妇为人道之始,义顺乃不易之经。宋宏糟糠不弃;桓氏提汲自甘。古人自当效法,鱼水相调尚矣。为夫者教之以孝顺翁姑,和睦妯娌。勤苦自持,恭俭守身。弗任其轻傲,尤其职也。如貌不扬,切莫嫌弃。夫妇总属前缘,断难强求。况妇女以贤德为贵,岂以美丽自求。至内助虽强,亦不可彰其夫短。彼猾妇女,以其夫为无知,颐指气使,不特不敬其夫,反庸奴其夫。不礼翁姑,不和妯娌。诟谇凌嚣之声达于里闬,是谓悍妇。人至中年以后,不幸艰于姒续,势不得不纳宠。而性情执拗,偏为阻挠。又或豪强妻党,反从中唆耸袒护,致其妇倚势骄横,益无忌惮,是谓妬妇。不知世界各国法律,主权仍属之夫。书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可不戒哉。虽然妇人无远大之识,推原其故,实为夫者始。因宴安情欲之不谨,以致暌孤张驰之难制。苟先能以礼自持,何遂至此。若内婢妾、外枕花柳,风流嫖荡,尤为取戾夫。惟夫和而婉,妇听而顺。夫夫妇妇,家道克成矣。


    信朋友

   朋友为五伦之一,交结以同道而合。圣人以信友为忠;先贤以久敬为善。交友者安可不知此耶。近之交友者,里党相逰嬉。酒食相徵,逐声气相结纳。其始指天誓日,不相背负。泪乎时移世变,转眼若不相识。即或豪侠之徒,挥金如土,动云慷慨。一旦身临利害,遂尔戈予相向。况有淫朋损友,而己反被其累者乎。若此者,穷而在下,不过贻比匪之伤;设达而在上,且酿成朋党之祸。凡此皆友非其友,而误于所信之故也。惟有过必规,有善必劝。一诺千金,久要不忘。则切磋鼓舞,助德行于身心,为益无穷矣。故朋之交,务其敬之信之,凛之慎之。


    教子弟

   父在斯为子,兄在斯为弟。父兄之所望者子弟,子弟之所赖者父兄。古人自胎教,以至能食能言,莫不循步以教之。教之之法,亦惟择术正大而已。正术者何?耕读尚矣,而工商即次之。读者须教其考今稽古,奋志芸窗,异曰身列显达,扬名显亲,封妻荫子,何等荣贵。耕者须教其夏耘秋获,冬趁其时,深耕易耨,劳苦勿惜,即可余一余三。仰而事,俯而畜,皆有资矣。至工商各业,须教以工精于勤。商重在信,尤贵有恒。勿因技小而不为,勿以利微而自弃。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市井之中,良工大贾,亦多成家立业。彼夫邪术小巧,俳优戏局下流之辈。非徒无益,是自误终身者也。他如子弟出入,尤须时时防闲。恐为淫朋比匪所伤,为害靡浅。若狃于姑息之爱,必失之宽责。诸旦夕之间,又病其急。凡此皆不善于教之过也。今而后,务望父训其子,兄勉其弟。以仰付中华民国作人育才之意,岂不懿欤!


    矜穷民

   穷民者何?鳏寡孤独是也。因暮年丧偶,晚景凄凉。垂老无出,宗祀必斩。凡属行路,尚应哀怜。若属同宗,急宜周济。至于孤寡为尤甚。人子百年以还,犹愿依依于膝下,设襁褓甫脱,父兮母兮。一旦见背,其有伯叔可托,基业可守,犹堪自处。否则,彼呱呱者,能保其成立也耶。夫者妇之天,设所天早弃,守志青年有子者,为之保护,无子者急宜继立。其不肖之徒,凌孤而利其有,逼寡而堕其操,则非族类自宜大彰惩戒。凡此,皆天地先成之恨,亦人生不幸之遭。在昔,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况在下之人乎,是在仁人君子,有以矜之而已。


    崇勤俭

   治生之道,以勤为先;居家之法,以俭为贵。仲尼发奋忘食;大禹自惜寸阴。敏则有功,业精于勤。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此其徵也。天下成立之人,未有不勤苦者;天下穷困之人,未有不懒惰者。此一定之理。然勤而不俭,则所入不敷所出,旋得而亦旋失。且先王之制,饮食有节,衣服有章,宫室器用有等。故宜各守其分而不至相渝。若不视其分之所当为,而惟视其力之所得为。一饭十金,一衣百金,一室千金。以先人累世之藏,而尽废于一人之手。至于金尽囊空,谣求诈骗,寡廉鲜耻,可鄙为甚。与其悔之于后而不及,不如约之于前而不难乎!又有因婚姻丧祭诸事,一时好胜,往往过费。典田借债,负累日深。渐至贫乏,可甚慨哉。嗣后吾族,应念祖宗之艰,子孙守成不易。。于婚丧大事,及服食器用,俱敦朴素,毋尚虚文。古云:“由俭入奢易,从奢俭难。”又云:“以勤补拙,以俭养廉。”味哉其斯言乎!


    尚礼义

   凡宗族蕃盛,著名于时者,不在富贵赫奕,炫耀乡鄰。惟是子孙兄弟多贤达之人。服习名教,表率门内循理法,不至逾规矩而邻里乡党,薰其德而善良焉。斯望者知为礼义之族保世,兹大方兴正未艾也。若聚族而处,徒恃人众财饶。凌嚣不驯,令人难逢,则与互乡何异?此岂亢宗保家之道哉!吾愿族人无论读书与否,总要讲明礼义二字,内而事亲敬兄;外而应事接物。蔼然釐然,循循雅饬。孟子曰:“义路也,礼门也。”人未有不由门与路者,岂可自外于礼义乎哉!


    笃宗族

   范文正公尝曰,人家宗族繁衍,子孙虽多,始则一人之身也。我族自百九公由赣迁东以来,迄今六百余年。虽居处不一,而各家祖父子孙,世代往来,犹然无间。俗所谓亲无三代,族有千秋,即此可见矣。所虑者,族大丁繁,莠良杂出,贤愚不齐,往往因口角小忿,驯至于争斗诉讼,视同秦越。祖宗在天之灵,能无痛乎。惟是共体木本水源之意。善相劝、过相规、吉相庆、凶相吊。内患相消弭,外患相捍卫。有无相通,尊卑自尽其礼,长幼各尽其心。凌嚣即化,和气致祥。记有之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此之谓欤!


    睦邻里

   尝考周礼,司徒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人生斯世,家庭而外。出门即是邻里,其中多系婚姻世好,固应相得无间。即泛常之人,田地相连,樵牧相共。其情亦最宜亲,亦往往易伤。其相伤之故,多起于争好小利之人。凡事自家爱占便宜,立心不平,损人利己以致酿成祸端。不知邻里共在一地,起眼相见。若不知和睦,生出许多不美之处。自今以后,愿吾族人,待邻里亦如待宗族,当须情联意洽,不可口是心非。富贵者勿欺贫贱,强大者勿凌弱小。设有意外之事,公同救护,无告之人,设法扶持。一切应办公事。大家量力出资,不可因以为利,亦不可却顾不前。孟子所谓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庶几近之,岂非仁里之风哉!


     谨祭祀

   孔子祭如在,非祖宗之真在也,以我之心在也。诚以有其心,有其神;无其心,无其神。古之人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所乐,思其所嗜。何所见而爱然,何所见而忾然。此诚孝子之心,动于不自己,发于不自知也。近有不肖子孙,以祭祀为宴会场,衣冠不整,跛倚以临。故无论祭勿受福,尚有尊祖敬宗之心否,嗣后每当祭期,如有轻言妄动,合座喧哗。或薄责以谢先灵,或量罚以充祭需。务使郑重其事,而我祖亦必默鉴也巳。


    培坟墓

   坟墓先体所厝也,痛先人已往,惟此坏土,见之如见祖宗焉。我族历五六百年,其坟墓有可知,有不可知。可知者幸而仅存,不知者半就荒芜。累累者且莫辨其谁何矣。程子曰,人家坟墓惟有碑,始可以垂久远。每当清明省墓,率子弟辈,芟其草荑,补其缺陷。所有坟前树木,尤须用力长禁,否则听其若没若灭,于荒烟蔓草之中。先体不安,后嗣奚赖而犹冀其发福也得乎!用禁嘉植,以培风水。


  正名分

   圣人为政,必先正名;君子立身,莫如守分。由朝廷以达闾巷闺门,皆有不可越者焉。每见世俗中,或以谑弄为相好,而亲长直呼矣;或以势焰居人前,而伯兄随后矣;或以尊长自怜于亵,而子弟诟谇嚣凌之,无所不致矣。是何以立纲常而振家声乎!我族自敦修以后,务于某祖某伯某叔,即循分事之;为兄为弟为侄各依次称之。自冠婚丧祭及道途邂逅之会,而晋接坐立必逊,进退揖让必严,言语举动必谨。则男正乎外,而妇女之位乎内者,自此肃然有序矣。


    肃闺门

   治国之理,本于齐家。齐家之道,起于闺门。夫艳色治容未必宜。男受福,幽间贞静,何妨缟衣綦巾。况妇人无别业职,中馈以修内阃,便可称才。惟女子多乖行,罢茧织而干外事,即呼为妬。凡我族内青年少妇,切不可呼类引群。涂朱抹粉,入庙登山,上街看戏。致起抛头露面之诮。务宜男女不杂坐。不同箷枷,不同巾栉,不亲相授爱。惟工是勤不必懒;惟容是庄不必艳;惟言是正不必邪;惟德是柔不必刚。内外有制,而四德克全。则嘻   之象,庶几免焉,务宜慎之慎之。


    改过恶

   有过即改,不为过也。如小过不改,遂成大过。夫人非圣贤,焉能尽善而无过。但不可以无心之失而不改。玩曰忾月,成为习惯,纵欲改之,势莫及矣。必曰用行为之间,兢焉惕焉。尝存临深履薄之意,偶有不及检之所,即为改图。时怀若饥若渴之心,不畏难不苟安,务期臻于有善无过之地。为人若此,庶几日起有功。


    完国课

   国课早完,慎勿丢累。食毛践士,当纳粮税,乃分之所宜,故必踊跃输将。领给串凭,便可高枕无忧。故朱子有云,国课早完。即囊囊无余,自得至乐。若抗纳,有催差之需、拖欠受盘算之累,则悔无及矣。

于溪口镇三里长街上,在一个“忠孝传家”的牌坊侧门进入蒋氏宗祠,开始了对蒋介石家族的探究。

  进门两侧有绿地,前方是个顶端带有双龙戏珠的仿古二层小楼,院内有圆柏,此为新祠堂,由蒋介石在一九三〇年出资建造,是他在扩建自己丰镐房的家时,为安放三房堂前迁出的先祖神位而造,故又称“三房”祠堂,“忠孝传家”则是蒋介石亲笔所题。


  蒋氏宗祠是武岭蒋氏进行宗族活动的场所,诸如节日祭祖、红白喜事、家族修谱、庆祝盛典等都在这里举行。蒋介石曾在这里宴请族人、祭拜祖先、翻阅宗谱、观看演出。

解放战争时,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六日指示陈毅、粟裕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指战员:“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和其他建筑物”。所以蒋氏宗祠是真正的原始文物,不是为旅游经济重建的,新祠堂的门柱上有两副楹联,外为:“三径竹阴绿环曲水、四封苍气红耀翠山”,内为“孝悌家声远,仁慈世泽长”。与所有宗祠的楹联类似,是叙述本族先祖的事迹。三径一句为汉代蒋诩的典故,四封一联为唐代蒋沇的典故,蒋诩以廉直而出名,因奸臣王莽执政,遂告病返乡,荆棘塞门,终身不出,他庭院中有三条小路,只与羊仲、求仲二位隐士来往,后来人们把“三径”作为隐士住所的代称。蒋沇,莱州人,为唐中宗时的太常博士蒋钦绪之子,博学有才名,官致监察御史,与兄演、溶及弟清四人,共有才吏之誉,享“四封”之名。蒋诩、蒋沇这两位都是历史上德高望重的蒋姓名人。

新祠堂的一楼摆设着蒋氏家族的历史陈迹,二楼是祭殿,可以了解蒋氏家族的历史。有蒋介石为父亲撰写的《肃庵府君行略》,为母亲写的《哭母文》、《慈庵记》等,还陈列有宗谱中对蒋氏祖孙三代的简述。

后进老祠堂有“蒋氏宗祠”的匾额,有两副柱对,分别是:根深叶茂繁花荫武岭,源远流长时雨沛锦溪;望云思祖德,观水溯宗风。晓谕子孙要于上承继祖宗遗风,于下要德荫子孙,造福乡里。

宗祠由戏台、连廊和正殿组成。戏台与中门相连,面向正殿,重檐歇山顶,螺旋藻井,对联说:大文章只此人情物理,名将相无非孝子贤孙。两侧连廊展出的是蒋纬国的生平事迹和蒋介石勉励小儿子的书信复件。




蒋氏家训,蒋氏家谱,蒋氏文化,蒋氏传承,蒋氏教育

报名栏
家族传承者招募报名
姓名
*
公司
手机
*
地区
愿景
  • 有志于树立华夏家族传承的高尚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同时为培养青少年一代家族传承不懈努力的思想,并不断发扬光大。
  • 1.免费组员(填写申请表)
  • 2.VIP组员(填写申请,有家族传承礼品和徽章)
  • 3.组长(填写申请,有家族传承礼品和徽章,并管理组员)
选择组员类型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家族商户
何氏家族 李氏家族 赵氏家族 王氏家族
公司转账
货到付款
在线支付
分期付款
支付方式
商家咨询
商家服务
免运费
海外配送
EMS
211限时达
物流配送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留言
回到顶部
流量宝 猫狗侠电商引流